亚马逊运营的终极战场在毫米之间,这些细节你得掌握才行!

发布时间:2025-07-05 12:06:37  | 来源: 赢商荟  |  编辑:赢商荟

亚马逊新手必入!赢商荟亚马逊孵化训练营」

限时福利:3节亚马逊课免费试听(线上线下任选)+免费协助开店

试听添加助理丸子:17722637502(同微信)

▶ 零基础直达精运营:从店铺注册、选品把关、Listing优化、广告投放、爆款打造,手把手掌握亚马逊运营核心环节。

▶主教练魏老师携专业助教团队提供 1对1深度指导:告别盲目选品 / 广告烧钱/产品打造遇瓶颈!

▶ 三个月见证蜕变:系统化学习+实战演练,助你从新手蜕变为具备独立运营能力的亚马逊卖家,实现店铺从启动到稳定出单!

 

有同学发了自己的Listing给我,询问该条Listing是否可以采用螺旋式打造。 

 

我看了他的链接,Ratings数量只有13个,好评率也只有4.0,显示的库存数量只有5个,我给他建议:螺旋打造是一套商业逻辑呀,所以,所有产品都适用,但你这条产品,一方面好评率太低了,另一方面,也没库存了,还有就是,自己要和竞品对比,分析一下自己是否具有竞争优势,需要复习“20+竞品法则”中的竞品选择维度和分析细节。 

 

我的答复里,包含了作为一个卖家需要具备的对多个层面/维度信息关注的能力。 

 

在孵化营的课程中,我反复给大家强调,要想把生意做好,必须具备对三层的把握:技术层、逻辑层、人性层。

 

只掌握技术,你可以赚到钱,但也只能赚到少量的钱,以养家糊口为度。

 

兼具掌握了逻辑层,可以赚到相对多一些钱。那什么是逻辑层呢?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前后关系等都属于这一层,而对于逻辑的理解,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有所掌握,但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学习,仅靠原生态自然生长中掌握的那一点往往不够,必须系统性的学习才行,学习的方向体现在逻辑学(比如《逻辑十九讲》作为入门读物)、辩证法(比如《思辨与立场》,比较难的一本书,但读懂了,真管用)、概率论(比如作为入门10堂极简概率课》就可以)等。

 

互联网行业有一句话:不要重复发明轮子,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成长最快的路就是读好书,通过读书,把自己原本不知道的事情知道了,才会发现,世界还可以这样玩!逻辑对我们很重要,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第三层是人性层,其具体体现在对人的理解上,主要是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分配。

 

几乎没有哪个事情是只靠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而商业活动则更是需要利益双方的参与才能促成。你想销售一个产品或服务给潜在消费者/客户,只有销售出去,你才能赚到利润,可怎样才能顺利完成呢?仅仅讲你买吧,你买了我才能赚到钱,我需要这些利润给孩子买奶粉,对不起,对方不会因为你的这个需求而买单,你得向消费者/客户表达出他买了你的产品/服务可以给他带来什么好处才行。那具体该怎样做呢?互利共赢是基础,一方独占利益,对方毫无利益可言,往往无法促成成交,即便偶尔成交,也是基于一方的坑蒙拐骗,无法持续合作,不能长期博弈,以致于这次占得利益的一方也只能持续开发新客户,整体成本也并不划算。但仅仅双方互利就一定能成交吗?还不一定,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些心理学知识来打底了。所以,在我讲到这一点时我经常提醒,人性层的直接体现是心理学,其表达是,我理解你的立场,站在你的立场上思考,如此这般是合理的、是对你有利的。 

 

回到这位同学的提问和我的建议中,要想把一个产品打造成爆款,好评率是关键影响变量,如果好评率太低,Listing的权重就会偏低,对于一条权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产品,打造起来真的是事倍功半,甚至会发现压根推不动,为啥?差评太多,好评率太低,被亚马逊系统自动降权,被压在透明天花板之下,再怎么努力,也突破不上去。所以,打造一款产品时,至少的,我们得确保自己的好评率不掉队,不拖后腿。 

 

其次是库存,一款想要打造成爆款的产品,你得根据打造目标反推备货,如果库存数量不够,打造中途断货了,前期打造投入所积累的势能就白白浪费了,就像我在直播中经常强调的那句话,导致一条Listing权重大幅度下降有两个关键要素:收到差评和遭遇断货”。孵化营课程中,我们有同学根据我讲课中的强调,提炼了一句话:弹药不足,会影响拔枪速度。 

 

我一直觉得“20+竞品法则”是卖家运营中最最关键的事项,我经常提醒,亚马逊卖家每天应该只做二件事:低头拉车看自己,抬头看路盯竞品。

 

“看自己”看什么?

销量、排名、买家信息、广告数据、库存数量、差评、纠纷、政策违规、绩效表现等。

 

“盯竞品”盯什么?

竞争对手们的一举一动,蛛丝马迹都需要关注。关于“20+竞品法则”中的竞品如何选以及分析哪些细节,我在《增长飞轮2》中有详细讲解,在此不做赘述,你也借着这篇文章的提醒,认真翻看书中的细节,读3遍,读5遍,记到脑子中去。 

亚马逊运营的终极战场在毫米之间,我们具备了全局观。又能够对细节精准分析和把握,才能在竞争的战场上胜出,毕竟,商业说到底是商战。
\

热点新闻

  • 最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