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的思考视角,成于系统化思维和全局观

发布时间:2023-09-27 17:44:07  | 来源: 赢商荟  |  编辑:赢商荟老魏

孵化营毕业的学员运营了一段时间后遇到了瓶颈,向我询问和请教应对之策,看到学员列出的问题清单和互动,我真真的感受到“一学就会,一用就废”。也借由这位同学的提问,谈一谈我觉得那些在运营中重要的事和思维视角。

\

问:魏老师,想请您帮我看看广告,9.1日开的自动广告(对话时间是9月12日,广告跑了11天),$0.92竞价$30预算,一天出一单或者不出单或者3单,9.4号发现广告跑偏优化了标题和主图(之前主图有点灰),点击率在0.2%左右,转化率在10~20%左右,广告展示在第3-5页,后面因为我感觉广告表现不太好,所以提高了竞价,加到了$1.62,预算也加到了$40,同时开了手动关键词广告,手动的预算也是$40,投了三个核心关键词。

 

现在这个产品每天出单在10-20单之间,BSR排名也在缓慢上升,但没有大的单量突破。

 

开了自动加手动后,曝光量和点击率没有大的提升,但觉得转化率比之前好一点点,整体单量每天在10-20单之间(不知道当初不提竞价和预算能不能到这个单量),开了手动后,现在自动竞价$1.62,手动$1.7-1.8(自动和手动广告的预算都分别是$40)。

 

广告跑不了一天,有时是中国时间上午10点左右广告就点完了。昨天晚上我熬夜看了,在中国时间凌晨4点多看时,广告已经超预算了(有可能凌晨2-3点已经超预算了)。

 

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呢?

我有4种打算:

1、维持现状;

2、每次降低几分钱竞价(还担心会影响广告排名和表现);

3、增加预算,可是现在已经每天80美金了

4、再开10美金的手动商品精准投放,我觉得这个产品手动商品精准投放应该是有效果的。

 

请您帮我分析一下应该采取哪种策略更好一点。

 

补充:加开了手动关键词广告后,这两天手动表现好,过两天又是自动表现好,变得不稳定了。

 

对于这位学员的问题,我的第一感觉是,几乎和我在课堂所讲完全背离。是的,几乎完全背离。

 

这让我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课堂上曾经讲过的“新手一思考,老手就发笑”。为什么会这样呢?作为新手,往往意味着对某个领域的陌生,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大多数人的思考和建议,都是错误的。

 

就像网上流传的关于华为公司的那段故事,一位新入职员工洋洋洒洒给任正非上了万言书,建议华为应该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任老的回复是,建议人力资源部安排这位员工做检查,有病看病,没病辞退。

 

建议不好吗?当然好!但在对一个公司(领域)不熟的情况下的思考,几乎都是错误的。

 

为什么“新手一思考,老手就发笑”?因为,我看见了你在犯我曾经犯过的错,我看见你已经走到了大坑的边沿。

 

在孵化营的课程中,我曾开出药方并反复强调,作为新手,新进入一个领域,如果刚好也遇到了有经验有高度的人愿意带你,你唯一要做到的事就是:简单、听话、照做。

 

但这一点很难。

 

毕竟,就像帕斯卡尔比喻的那样,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嘛!

 

人得学会思考、得有自己的主见,这没错。但在不具备应有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情况下的思考,往往会犯错。

 

在给这位学员的回复中,我写到以下几点:

 

学会背课文,别没事瞎折腾:

1、广告30兜底,50封顶,多了只会制造焦虑。

2、广告开个自动即可,没必要这样增加一个那样增加一个,聚焦好于分散。

3、10%转化率是广告的及格分,在打造阶段,多关注订单数量和转化率,少关注曝光量,不用过度解读广告ACOS。

4、运营是道算术题,运营讲究算总账,要做假设,“如果增加的这部分广告体现在降价上,会不会有更多订单”?

5、如果价格没优势(或者不够有优势),开再多广告也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等于是,拉着手刹踩油门。

6、学会背课文。

7、通过你发的截图,等于无视了我在课堂所讲的《运营中的SOP清单》那节课,如果按那节课的逻辑和细节去做,很多内容自然就通了,如果不按那节课的逻辑,不懂得抓大放小,不懂得看全局,总是盯着一个芝麻却没看到西瓜,这样的运营只会让自己疲惫。

 

读文章的读者们并不都是我们孵化营的学员,所以,我有必要做个简单解释。

 

对于做好亚马逊,我的观点是,运营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选品、优化、成本/价格、广告/促销、评论、竞品分析与学习,以及基于上述内容和表现灵活机动的调整,一个好的运营,既要关注全局,又得关注细节。

 

选品上,我强调要选择刚需类的产品,在课堂和日常文字中,我写过很多的细节,关于这一点,不熟悉的读者可以找来《增长飞轮: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精要》一书读一读,在此我不多赘述。

 

 

当然关于选品,我想补充的一点是,我不太喜欢服装、珠宝、手机壳等类似这种多SKU同时个人体验感强的产品,我也不喜欢做万圣节、圣诞节用品等这种季节性明显的产品,有同学曾追问我,老师,能辅导一下这类产品该怎么打造吗?我的答复是:我不会。确实不会。

 

在Listing优化上,我一直提醒,卖产品就是卖图片和文案,或者,再延伸一步来说,是售卖一种消费者基于你的产品图片、文案、标题、价格、评论等内容给消费者创造的一种想象。读起来有点绕口,理解起来也有点深奥,但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我们日常打算去买一部车,你买了啥?你真的买的是V8的发动机?买的是真皮座椅?买的是空调吹出来的风真舒服?虽然这些都是其中的要素之一,但如果做汇总,我们买的其实是那种被别人夸赞的感觉。

 

网上销售也同样如此,学会通过Listing细节给消费者创造感觉,距离成交就近了一步。

 

在成本和价格上,很多卖家往往忽略了成本把控,最后在销售端只能高价销售(或者略微低价就亏损),这种思维是错误的。在成本把控和高价销售之间,前者一定更容易一点。我经常提醒同学们,降价1块钱,比提价1分钱,要容易得多。成本把控和节省,才能让我们在销售端更有竞争力,才能带动销量的增长。经常有卖家询问,抛开价格不谈,你能教教我怎么样打爆款吗?对不起,我还真不会。畅想一下,如果我会这个,那我估计就永远不会为缺钱而发愁了。

 

在广告和促销上,我的观点是,在广告和促销方面,越简单越好。

 

如果经验不足、运营能力有限、预算不多,广告一定要简单。我给孵化营同学的建议是,开一个自动型广告即可,竞价1美元,预算设置为30美元兜底、50美元封顶,不要再高。什么时候可以提高预算和竞价呢?让广告跑上1-2周,根据广告数据来做调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的调整不意味着现在就可以提高竞价和预算了,而是,可以基于前边的广告建议做微调。

 

这是不是最好的广告方案呢?

当然不是。

那什么是最好的方案呢?

我也不知道。

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为了保守,为了安全。

 

我看到过很多激进者,死在自己的激进举动中。我看到很多保守者,一步步学习,一步步改善,用“慢就是快”的态度,一步步变好,一步步赚钱。我更倾向于当一个保守而长寿者。

 

对比文章开头举例的这位学员的讲述,我能感受到他的焦虑。

为什么焦虑了?

因为广告支出超出自己的内心接受度。

那为什么不关闭或者暂停呢?

因为他还处在不甘心的心态下,还处在幻想着“明天应该就变好了”的幻觉中。

 

比如,像他说的,打算“再开10美金的手动商品精准投放,我觉得这个产品手动商品精准投放应该是有效果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得想起黄晓明在真人秀节目中说的那句话,“我要我觉得,我不要你觉得”,亚马逊系统可是比黄晓明更“霸道总裁”。

 

焦虑会带来什么呢?

动作变形。

 

很多人往往疏忽了这一点。但如果你能注意到这一点,你能够关注到自己的内心状态,往往可以做事更淡然,结果也往往会更好。

 

所以,对于这位学员列出的4种方案,我没有一种是赞成的。

 

我上课时经常说一句话:在错误的方向上,停止前进,就是前进。

 

他现在的运营现状是,广告开得多、总订单数量不多、投入产出比没有达到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立马关闭其中表现不好的广告活动。

 

亏钱的时候,立马从亏钱处入手调整,这几乎是每个亏钱企业起死回生的标准动作。

 

和这位同学聊天中我一直假设,只要稍微在广告控制上做努力,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大概的,他的运营数据就应该会变得好一些了吧!

 

做了8年的培训,接触了各种起点和类型的学员,我越来越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有门槛的事,在学习这条路上,我们真的需要更花费一些心思和精力,需要更多一些执着,需要既要关注细节还得培养格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步变得优秀起来。

 

当然,也必须说的是,读文字和学习一样,也是一件有门槛的事情,所以那些持续关注着我的文章的卖家们,其实大家已经超越了不少的卖家,已经站在“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因为努力的人不多”的努力人群中。但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运营也是一场无限游戏,只要我们在运营亚马逊的每一天,我们都需要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和姿态,让自己成长,逼自己成长。

 

每天哪怕只是阅读了几篇运营分享文章,哪怕有时候读完之后并没有发掘到对自己有帮助的干货技巧内容,这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修炼、思考、反思和成长的过程。

 

热点新闻

  • 最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