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跟不上真恐怖,螺旋打造是策略,没人和你玩内卷

发布时间:2021-05-29 14:41:12  | 来源: 赢商荟  |  编辑:老魏

一夜之间,几家跨境媒体/自媒体居然都在炒作一个话题:把低价、人民币升值等内容联系起来,当然,文章的观点和一些开放的评论呢,都或多或少的把当前一些类目下的激烈竞争归结于罪魁祸首是我的低价螺旋法。

 

首先呢,我不喜欢这种贩卖焦虑的文章和论调,喊口号人人会,但拜托,咱是写文章的人,要负责任,只肤浅的说一个现象,然后加上几句容易混淆视听的口号,于是大家一篇沸腾,你是有了阅读量,但你给读者传递的价值是什么?你的价值观是什么?写文章的人,如果没有了基本的价值观,那才是真正的社会之祸根。要不然,为什么这几家自媒体有些是被行业内称为跨境八卦媒体,有些干脆上了亚马逊的黑名单呢?

 

再就是,看到一些留言一些点赞,我不想多说什么,只有一点建议,没脑子的起哄,片面的发狠乱说,只把我的螺旋式打造理解为就是低价,把看到的低价售卖都称作“螺旋”,你这简单到这样的思考,得学会补课,一个人成长的路上,认知低的人注定会成为绿油油的韭菜,被社会(某些坏人)收割,再就是,只有单一思维的“铁锤人”,注定走不远,(对于有一个手里只有铁锤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所以你需要多几个视角看问题,而对于“惟妙惟肖”模仿我说话的人,很明显是我某个学员,如果你只是学会了这一句,没有反思过你自己运营上的不足,你不觉得学费白交了,时间浪费了吗?

 

一个人的成长,核心在于持续的成长,而不是非理性的胡说八道。

 

在《乌合之众》这本书里有一个观点,人在群体之中,智商是会下降到平均水平之下的。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些聒噪的声音时,真得问自己一句:我是“乌合之众”的一员吗?

 

在我的课堂上,我给学员提醒,学习、成长、和生意经营,都是很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开玩笑,容不得不认真。

 

如果你写文章在制造焦虑,如果你留言在跟风起哄,如果你打造一款产品在不认真不细致没有系统性思维,如果阅读一篇干货文章学习一门课程时只是听了一遍看了一遍一知半解就大放厥词,你真得问问自己:我是认真的吗?

 

还有一点,我个人对这些写文章的人用“内卷”有很深的质疑。

 

真的建议写文章的人先用脑子思考一下(当然,如果你一直是制造焦虑没脑子就例外),查查字典补补课,“内卷”的意思是啥?我怀疑你是不是看到苏芒因为用“内卷”被上了头条,然后你也来碰瓷的。

 

“内卷”的关键字在“内”,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内部发生的自我消耗,这词之所以火起来,首因是任正非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华为内部的内卷化现象,于是大家开始补课,开始把帐做热词,生怕自己不用都变蠢了,那那些无良的写文章制造焦虑的作者们,你不觉得,滥用和用错也是该打脸的吗?当然,无耻之徒是没底线不在意的。

 

在一个类目下,作为单一卖家,你啥时候把竞争同行当作利益共同体了?!你哪一天不是期望着竞争对手表现差一点出点问题是你最好的福音吗?甚至那些不要脸乱给竞争对手扔差评篡改竞争同行的Listing的卖家,你们啥时候把竞争同行当作利益共同体了?

 

可以这么说,除了某次在一次聚会上听到某老板说的“气死我了,我们运营一部居然和运营二部的同事相互扔差评”之外,你还真不是人家“内卷”的目标,你一直只是人家想整Si的目标。

 

和每天争抢得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内卷”,笑死我了!你还真能往脸上贴金,真还把自己当作行业卫士了!

 

上面的话呢,只是想提醒大家,写文章要负责,不要胡乱制造焦虑,而读文章呢,要理性,不要被那些无良之人误导了,你的脑子你最好还是自己做主,当然,最好不是你自以为的自己在做主。

 

我经常说一句话:“越无知的人,越不知道自己无知”。当然,有些人读不懂。

 

接着言归正传,来说说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螺旋式爆款打造法”。

 

确实,我们会用低价,但我必须说的是,认真听过我课的人应该有印象,我讲的螺旋起始价是指“盈亏平衡点”及上下浮动1美金。因为要做到最好不亏损,如果实在因为竞争激烈,那就略亏1美金。

 

所以,那些0.75,0.99,1.99售价的,那只是一群之前低价恶意跟卖扰乱市场的人渣,根本不是螺旋打造,他们低价跟卖,他们攻击别人,他们扰乱市场,这和我讲的低价螺旋没有一毛钱关系。

 

那怎么样实现低价还不亏损呢?

 

我们不Shua单,你们Shua得哗哗的,我们没有Shua单的成本。看过多个卖家的运营打造计划,今天Shua 3单,明天Shua 5单,后天Shua 8单,下周每天的出单量期望能够达到20单,如果当天只出15单呢,那就补5单,如果当天只出了5单呢,那就补15单,以此类推。拜托,不谈Shua单被抓的风险,稍微算一下你就知道,你Shua的一单,可以让我低价多少单了。

 

运营是算总账,你把价格标得高高的,把Shua单成本核算为常规成本,你凭什么觉得高价能卖好,就因为你Shua单制造的假象?你是觉得自己智商高呢,还是觉得竞争对手愚蠢呢,或者是觉得消费者智商低呢?

 

我们投站内广告是谨慎的,是聚焦的,你的广告投放是漫无目的的,是疯狂的。就像一个运营把广告设置为每天预算500美金,老板问为啥要这么设置,运营用天真烂漫的大眼睛看着老板,“我想试试”。一个运营人员如此,很多老板更疯狂。疯狂不可怕,无知而疯狂才致命。我总是强调,运营是一把手工程,作为老板一定要学习,要么缴学习的学费,要么缴跌坑亏损的学费,但很明显的,不少人为后面一种情况缴的学费要远大于前者。所以,这里提醒一句话,检视一下你的广告,适可而止,不要盲目。

 

在成本把控的各个细节,我们更是慎之又慎。

 

比如,我从来不建议一个新卖家小卖家在不熟悉市场的情况下开独家私模或者包模,一个私模,动辄需要10万+的投入,固然也有成功的案例,但有没有真的思考过,成功的比例有多少?很多卖家说自己亏损了,有没有算过,自己亏损在私模和包模上有多少?我们怎么解决的呢?对公模的产品做微改进,从Logo标签、极简化包装、富有想象力的组合(搭配、赠品、甚至减配)等方式来降低成本,这些你考虑到了吗?不精细化思考,产品成本高高的,风险大大的,你当然打不动。

 

再比如,在头程物流的把控上,我们有很多的细节,多种物流方式结合,既要保证时效,又要降低成本,还要把控风险,我连裁纸箱都要给学员教到,我找卖家做分享,卖家用自己的经历给大家提醒,不要觉得货代每周乐呵呵的过来请你吃饭就开心,因为买单的每一分钱都是你的。这些细节,你啥时候关注过。

 

再再比如,我们把亚马逊规则下不同的产品尺寸对应的不同的费率和费用做拆解,把标准件、小标准件、轻小件、大标准件和大件等做费率对比,把发货时美东、美西、分仓、合仓、第三方物流以及AGL做对比,一个小小的差别,费用却截然不同。在读到我这段文字前,你是否有这方面的意识,在读到我这段文字时,你是否能够精确的给出上面这些的答案?如果没有,你是不是该立刻行动,狂翻亚马逊的规则,补补课呢?

 

除了对成本的把控,对风险的把控也是如此。我们从选品就要求大家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卖涉嫌侵权的产品,我们自己的运营团队鲜有因为侵权被下架的产品,我们的学员也是如此,可你呢?有多少卖家亏的钱是因为侵权导致产品被删除,库存要么扔掉,甚至账号资金被冻结,这些损失,在发生之前都是无形的,一旦发生了,你又必须买单,然后,要么变成成本的一部分稀释了利润,要么直接造成了亏损。

 

在螺旋打造的节奏把握上,我们向来是低价快退,快进快退,除了被一些不要脸的恶意卖家扔差评导致节奏变慢之外(正在阅读这段文字的某些人,你TM的不就干过这样的事吗?!你的良知何在?!),我规划了42天推爆一款产品,然后排名冲到头部,价格提到高位,多少的生意逻辑不都是如此?连你家门口新开的超市不是还有开业全场5折促销,你为啥不去把那商场给砸了呢?

 

我们把控成本,精细化运营,不攻击别人,不伤害自己,低风险打造,哪一点不是契合人性(消费者的人性,不是竞争对手的人性)、符合规则、符合规律?而你只是看到一点低价就叫嚣我扰乱市场,是你的偏见,还是你的愚蠢?抑或者你本身就是恶意的两面人,一方面低价往前冲,一方面叫着“大家不要再低价了”?

 

运营是算总账,你SB的Shua单测评守着高价把消费者当傻子最终把自己Shua死了,你SB的自己不核算成本,粗放,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自己卖不动,却说是我扰乱了价格市场,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自古以来就有,这关我啥事?!

 

给你讲个故事。

 

格兰仕的微波炉,独步天下,曾经占有全球市场70%左右的市场份额,怎么做到的呢?

 

精细化梳理成本,极致的降低成本,然后,在确保合理利润空间的情况下,保证价格足够低足够有竞争力。

 

具体就是,当格兰仕的市场份额达到200万台时,他们把售价定在100万台的成本价,然后,100万台产能以下的小工厂被猎杀,格兰仕市场份额再一次扩大,当他们达到400万台的市场份额时,再次主动的把售价降低到200万台的成本价,小厂家再次萎缩,最终,自己成了微波炉市场的最大赢家。

 

市场的竞争从来就是如此,如果你觉得竞争激烈活不下去了,那你得提醒自己,该学习升级认知了,该放弃粗放式作业进行精细化运营了,该扔掉那把“运营就是Shua单”的锤子试试刀枪扳手了,一个人,不革自己的命,就注定被别人革命。

 

再分享一个故事。

 

化学老师拿着一杯化学液体走进教室,给同学们说,我们做个实验,大家照着我做的做,然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说完,化学老师把手指伸进杯子里蘸了一下,然后平静的舔了舔手指。轮到学生们了,大家也按老师的样子,用手指蘸了液体,接着舔了自己的手指,一股刺鼻的味道让人想呕吐。实验结束后,化学老师总结,大家已经掌握了学好化学的第一要素:身体力行的实验,但比这个更重要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刚才,我是用中指蘸的,但我舔的是食指,你们是用食指蘸的,然后舔了食指。

 

运营打爆款,做生意赚钱,又何尝不是。你跟着别人做刷单,别人安然无恙,你却把账号刷死了;你跟着别人打广告报秒杀做站外,别人赚了钱,你却把家里的房子亏进去了;你听说了一句螺旋打造是低价,于是就低价开干,不成想,螺旋打造居然有那么多细节需要考虑有那么多节奏需要把握。

 

说到底,学习太潦草,思维太简单,自己不够用心。

 

我问过很多在使用螺旋式爆款打造中不太如愿的卖家:《增长飞轮: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精要》中的“螺旋式爆款打造”章节读了几遍?老魏读书APP中的“螺旋式爆款打造”视频看了几遍?

 

“一遍吧。”不少卖家迟疑而忐忑的回答。

 

那凭什么你看到了我是用中指蘸却舔了食指呢?!

 

前几天邀请一个卖家朋友给孵化营的同学做分享,这位卖家朋友讲到一个看似题外话的小细节,一本给我带来很大认知改变的书,我曾经读了四五十遍。就这一个小细节,我就知道他为什么赚钱了。

 

说到底,魔鬼藏在细节之中,精灵也是。

热点新闻

  • 最新
  • 推荐